足下之物
鞋,古時稱為“履”,又因形制不同而各有專稱。清代段玉裁說:“古曰履,今曰鞋。名之隨時不同者也。”據說黃帝之時已有鞋,鞋的出現固然是為了護足保暖,但也標誌着人類由原始生活逐步走向文明。從出土文物可知,商代的鞋制已相當成熟。
《詩經‧魏風‧葛屨*》是一首關於縫衣女的詩歌。詩云:“糾糾葛屨,可以履霜。摻摻女手,可以縫裳。”先秦時一般稱鞋為“屨”,用葛布縫製的鞋謂之“葛屨”,猶如夏天的涼鞋。詩歌道出縫衣女在寒冬為女主人縫製衣裳的苦況:雙腳穿上縫工細密的布鞋,踏在霜雪上;雙手纖細瘦弱,在寒冷中勉力縫製衣裳。縫衣女最後把衣服做好,當女主人試新衣時還侍奉左右。可惜披上新衣後,女主人只顧整妝添飾,對縫衣女不屑一顧。通過側面的描寫,詩歌也道出縫衣女因為地位卑微而遭冷待的命運。
“屣”是鞋的別稱。《三國志‧魏書‧王粲傳》記載了一則關於屣的故事:蔡邕是東漢名士,文辭出眾,博學多才,深得朝廷器重。蔡邕家中經常才彥雅集,賓客盈堂。某日王粲前來拜會,蔡邕聞訊,急不及待出來迎迓,忙亂之間竟把鞋穿倒了。其後眾人發現王粲不過是個小伙子,不禁驚訝。蔡邕卻說:“此王公孫也,有異才,吾不如也。吾家書籍文章,盡當與之。”王粲擅於辭賦,後來果然成為文壇巨匠,獲後世譽為建安七子之一。這個小故事便是“倒屣相迎”的典源。“倒屣相迎”也作“倒屣迎賓”,比喻熱情迎接來賓。
古人席地而坐,入室脫鞋,人多時便會出現鞋子零亂錯雜地放在一起的情況,這便是成語“履舄**交錯”的意思。“履舄交錯”可作為賓客眾多的比喻,當中也隱含不拘禮節之意。“舄”是古代君王百官等參加祭祀及朝會時所穿的禮鞋,與普通鞋的區別,在於舄有雙層鞋底,上層為布,下層為木,這樣即使在郊外舉行儀式,雙腳也不會因為站立太久而沾了地面的濕氣。這說明鞋除了因季節不同而製作有別之外,也因穿着場合的不同而有所區別。
有高筒裹起小腿的鞋謂之“靴”,本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特有裝束,戰國時才傳入中原,成為漢人服飾,穿靴者以軍人居多。《新唐書‧李白傳》便有一則關於靴的趣聞:唐玄宗賞識李白的才學,多次召見宴請。李白素來藐視權貴,有一次借醉在宮中羞辱宦官高力士,要高力士當場給他脫靴。玄宗被李白的才情所吸引,忘了這個要求有違宮中禮節,高力士見此雖感無奈,但也不得不依從。據《新唐書》所載,玄宗本有意賜李白官位,卻被楊貴妃以淚勸止。李白“自知不為親近所容,益驁放不自脩”。李白詩風豪邁奔放,骨子裏也帶半點桀驁不馴。
“屐”是另一種形制的鞋,底部用硬木製成,下面加上兩條木齒,即使滿地泥濘或青苔也不怕濕滑。東晉年間,木屐盛極一時,因為當時文化重心偏處江南,而該帶氣候較為潮濕。另一方面,穿木屐也符合當時士大夫擺脫傳統,追求解放的精神。據《南史‧謝靈運傳》所載,南朝宋國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經常穿木屐探尋深山幽谷,“上山則去前齒,下山去其後齒”,這樣就如履平地,無懼山坡陡峭。想不到詩人除了文思豐富之外,也甚有科學頭腦。後世把謝靈運改良過的木屐稱為“謝公屐”或“登山屐”。
談到木屐,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。話說晉文公未登國君之位時,流亡期間曾獲介子推輔佐。晉文公飢餓時,介子推甚至割下身上的肉煮湯給他喝。可惜晉文公即位後卻把這個恩人忘記了,而不求功名的介子推與老邁的母親自此隱居山林。晉文公一朝覺醒,為彌補過失,親自求訪,可惜介子推避而不見。後佞臣建議放火燒山來逼介子推露面,不料介子推寧死不從,竟與母在火海中抱樹同亡。晉文公懊悔悲傷不已,命人用剩下來的樹身做一雙木屐,穿在腳上。日後每當憶起介子推,晉文公便嘆曰:“悲乎,足下!”據說“足下”一詞自此成為平輩之間的敬稱,而百姓為悼念介子推,相約每年在介子推忌辰禁火冷食,後世沿襲,是為寒食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